5月15日,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2024年人才培養與教學成果培育研討會于10教505召開。會議邀請了南京大學吳小山教授、西安交通大學徐忠鋒教授、上海大學鐘建新教授作主題報告。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王霞,教務處副處長張海鵾,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領導班子成員,系部主任及教師代表,出席會議。會議由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徐錫金主持。

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物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吳小山以《本研貫通培養》為題,介紹了南京大學在物理學拔尖人才培養方面的創新舉措與成就。他強調,本碩貫通培養模式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進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并詳細解讀了該培養模式在南京大學落地實施的具體舉措和改革成效。此外,他還分享了多年來在晶體材料領域的研究成果和教學經驗,為與會教師今后工作開展帶來了新的啟示。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教學名師、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徐忠鋒結合主持多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的經驗,以《教學成果的培育》為主題,介紹了西安交通大學在教學改革與創新方面的探索與實踐。他強調,教學成果的培育需要長期積累和不斷創新,并從成果獎申報書的撰寫、教學改革涵蓋內容和劃分維度等方面,分享了許多寶貴經驗。

上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和萬人計劃國家教學名師鐘建新作了題為《科教融合提升課程質量》的報告。他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詳細闡述了通過科教融合提高課程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方法,分享了在低維凝聚態理論、計算物理和新型量子材料等領域取得的顯著研究成果,為與會教師展示了將這些科研成果有效融入教學,提升教學質量的具體路徑。

在研討交流環節,與會教師圍繞物理學科教育教學改革、課程建設與人才培養等話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徐錫金對于專家給與的指導表示感謝。

會議最后,王霞作出指示部署,她首先高度評價了本次研討會的作用成效,她認為研討會的召開,充分體現了學院對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成果培育工作的重視。她強調,本次研討會召開在新一輪教學成果培育工作啟動初始,是學院對工作梳理后做出的科學規劃,研討交流水平高、意義重大。同時,王霞指出,此次研討是一次學術交流的盛會,也是一次思想碰撞的契機,一定會為學院教學改革、成果培育注入新的動力,她希望老師們能夠積極借鑒先進經驗,不斷提升教學能力,以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為基石,為建設高水平大學做出更大的貢獻。

此次研討會的召開,不僅拓寬了學院教師的視野,也為今后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帶來了新的啟示和動力,為學院未來人才培養和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通過此次研討,與會教師深化了對教育教學改革的理解,凝聚了提升人才培養能力,為建設教育強國做出貢獻的思想共識。
撰稿:張婷 編輯:弋媛 審核:李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