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開拓同學們的學術視野,激勵全院師生更好的為科學事業不斷奮斗,也為更好的推進學院學風建設工作不斷前進,5月16日,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邀請物理學史研究和科普教育著名專家,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郭奕玲、沈慧君二老來我校做了題為《成功要素---諾貝爾科學獎的啟迪》的濟大論壇專題報告。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全體院領導、部分教師及數百名學生參加了此次論壇。
郭奕玲教授曾任職于清華大學物理系,幾十年的教學工作之余,還著有《近代物理發展中的著名實驗》、《諾貝爾物理學獎,1901-2010》、《物理學史》等30余部著作。曾任上海師范大學、華東地質學院、臺灣東吳大學等10余所院校的兼職教授或客座教授以及《大學物理》編委、中國物理學會教學委員會委員等職務。近20年來,一直在清華大學開設選修課,并在大陸和臺灣地區等地巡回講學,為我國的科普教育事業不求名利,默默貢獻。
論壇開始之前,學院院長王少清首先對郭奕玲和沈慧君二老作了簡要介紹并表示了誠摯的歡迎。隨后,郭教授通過六個主題,從多個角度闡釋了數十年來在諾貝爾獎方面取得成功的偉大科學家們的個人事跡與成功分析,分別是:實驗自然科學基礎;科學家的情操;機遇與挑戰;個人與團隊;夯實基礎;廣泛的興趣。在報告中郭老談到,諾貝爾獎是現代科學的偉大成就的縮影,折射出現代物理學發展趨勢,希望同學們能夠從這些著名科學家的身上感受到他們為科學事業不求回報,不斷進取的偉大精神,并將這種精神轉化到同學們的日常學習中去,他風趣幽默的口吻及深入淺出的報告贏得了師生們陣陣掌聲與贊嘆。講座期間,郭教授采用了大量圖文資料,并以物理科學發展史為主線,講述了諾貝爾獎獲得者拉比、霍爾、費曼、愛因斯坦、丁肇中以及李政道等人的求學及探索科學的歷程,勉勵同學們要永遠保持一顆好奇心,同時擁有頑強的信念及堅忍不拔的精神。同時用楊振寧的3P精神及施一公的事跡來激發同學們對探索自然科學的興趣。最后,講座進入互動環節,老師與同學們積極提出了疑問,郭教授一一作出了回答。同時,郭教授深情地寄語在場同學,希望大家能有勤奮的態度、創新的精神,不要坐等機遇,要積極尋求、把握機遇。
通過此次濟大論壇,不僅深刻教育了全體師生,使大家充分感受到科學的無盡魅力;而且通過對這些大家事跡的學習,給同學們上了人生中的重要一課,體悟到諾貝爾獎獲得者成功背后蘊涵的人生哲理,對物院學子的學習熱情和創造精神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激發了學院教師的教學熱情,對教學方法的優化起到了啟示意義,為學院后期推進學風建設工作穩步前進打下了良好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