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漫家訪路,暖暖師生情。學校自2009年開展輔導員家訪活動至今已有12個年頭,2020年繼續整裝出發。1月13日至14日,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開展以“送溫暖建平臺,促就業助成才”為主題的輔導員家訪活動。本次走訪活動覆蓋各年級,集中走訪家庭經濟困難尤其是建檔立卡學生的學生,精準識別、精準幫扶,只爭朝夕,真抓實干,讓學生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了解學情,精心籌備
家訪活動是學校、學院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是學院深入了解學生情況的有效窗口,也是對“以學生為本,關注兩個比例、實現兩個更多”育人理念的貫徹落實,更是國家資助全覆蓋、學校獎助促成長、社會捐助增光彩、學生自助當自強“四位一體”合力資助大格局的縮影。針對2020年家訪工作,物理學院在寒假前深入研究學校的家訪安排,并根據學校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成立以鄭愛華書記為組長,院長徐錫金,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蓋麗那,副院長金毅,副院長張海鹍,班主任代表光電系主任宋朋以及學辦全體人員的家訪小組。家訪小組對此次家訪工作做好了全面規劃,包括篩選困難學生、制定相應路線、制定家訪方案,保證家訪工作順利有序的開展。
此次家訪活動相比去年的家訪模式有了創新和突破。首先表現在走訪范圍覆蓋各年級,以2019級學生和各年級建檔立卡學生為主,參與內容更加多樣化。完善學校、社會和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二是既注重物質資助,又提供精神供給。物質資助給人以鼓舞,而精神引領更能幫助學生樹立理想信念、堅定未來方向;三是將單點幫助與全程關注相結合,將資助育人目光放長遠,扶貧且扶智,注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用實際行動發揮高校社會服務功能。

以愛之名,傾聽心聲
1月13日,走訪隊伍來到淄博市和濱州市三個困難學生家中,學院黨委書記鄭愛華詳細向大家介紹了目前學校的資助項目、學校輔導員家訪活動的相關情況,他提到:“寒假家訪活動我們已經堅持了十二年,之后我們還會一直堅持,把國家的資助政策、學校的資助政策帶到千家萬戶,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放心讀書、熱愛讀書。”少年強則中國強,學生健康聰明、奮發向上、充滿正能量是作為教師殷切的希望,學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力軍,教師肩負著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完善人格品性、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的職責。學院領導帶領全體輔導員和班主任代表奔赴4個縣區、8個家庭走訪,在學生欣欣家,學院黨委副書記蓋麗那向家長表示了慰問,介紹了學院的優良學風,并根據欣欣的學習情況為其制定目標,鼓勵考研。做無愧于自己、無愧于家庭、無愧于學校、無愧于社會的有用人才。
輔導員朱思齊還為欣欣送上學院準備的“暖心家訪大禮包”,其中包括面粉、油、大米等生活用品以及慰問金,輔導員伊夢寒作為班主任,帶去欣欣的成績單、受資助情況表以及在校表現反饋表等。

躬身自省,育人不止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無論是集體、還是個人,最難得的就是歷經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風霜而本色依舊。教育是終生的事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作為教師,我們應當躬身自省,在教育學生課業學習的同時,更要把握學生剛需,為其點亮人生的燈,照亮人生的路。此次走訪活動既為學生帶來刻骨銘心的思想教育,又為走訪者上了一次鮮活的黨員廉政教育課。在家徒四壁的房子里,墻上一張張泛黃的獎狀,不禁反思一粥一飯的來之不易;在父母以及孩子的臉上,看到希望的喜悅以及對于未來的渴望,不禁反思在為人師表的路途中,我們還需要做哪些努力。在扶貧的攻堅戰斗中,每一個人都責無旁貸,這是無法推脫的責任。
家訪活動回到學生最初生活的地方,回到曾經夢想揚帆的起點,讓大家感受到了在平凡中不平凡的力量,堅守對于學生的大愛。春風化細雨,潤物細無聲,學校學院對于學生們的關愛和真情一直在路上,永遠不止步。這是一顆丹心,一生秉持的信仰;這是一份守候,一生懷揣的希望;這是一種責任,一生堅持的方向。我們將繼續用真情做事、用真心育人、用真誠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