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團隊簡介
粒子物理團隊現有成員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講師1人,其中山東省優青獲得者2人。科研成果方面,2024年作為獨立研究人員發表學術論文7篇,其中中科院一區期刊論文1篇、二區5篇,其他分區論文1篇;作為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上的BESIII合作組成員,負責數據分析工作,發表合作組論文130余篇,其中中科院一區期刊如Physical Review Letters,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論文20篇,為學院ESI引用指數做出很大貢獻。科研項目方面,2024年獲得山東省基金1項(黃飛)。學術交流方面,在國內學術會議上作口頭報告7次,邀請山東大學等外單位專家來校交流8人次。研究生培養方面,2024年招收碩士研究生4人,目前在校研究生總數為15人;與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聯合培養研究生4人;2024年畢業碩士研究生5人,其中2人讀博深造,深造率40%.

二、標志性科技成果簡介
近日,粒子物理團隊在知名期刊《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上發表了題為“Phenomenology of heavy neutral gauge boson at muon collider”的研究文章。SCPMA為中科院一區期刊,影響因子6.4。研究生蘆宗洋擔任第一作者,李洪蕾教授為學生導師兼通訊作者。

本文在繆子對撞機上對重中性規范玻色子的主要衰變道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在不同對撞能量和極化條件下對散射截面進行詳盡的分析,這讓人們得以了解Z’ 粒子在不同能量條件下與其他粒子的相互作用及其對類似標準模型過程產生的影響。通過研究不同參數空間內各個衰變道末態粒子角分布,可以幫助人們更深入理解Z’ 粒子的性質,包括其自旋、質量、耦合常數等。繆子對撞機上初態極化條件的設置也提供了一個獨特的環境,能夠觀察到Z’ 粒子在極化條件下的性質,這對于理解其行為至關重要。同時本研究還提供了繆子對撞機上對Z’ 粒子質量探測范圍的重要信息,這也為未來實驗設計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數據。這項研究不僅是對標準模型的檢驗和補充,還為粒子物理新物理領域進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數據。

供稿:宋玉坤 編輯:弋媛 審核:王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