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人文素質與科學素養深厚,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畢業生可勝任光學工程、光電信息技術、信息科學與技術等學科領域的工程實施、教學、科研、科技開發和技術管理等工作。
2.專業特色: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屬于電子信息類專業,基本學制4年,彈性學制3-8年,理學學位,年計劃招生120人。本專業既強調扎實的理論基礎,又注重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設置激光技術與應用、光電檢測技術、光電材料與技術、照明技術4個專業方向。
師資隊伍雄厚
現有專職教師3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6人,山東省 “泰山學者”特聘教授3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山東省高等學校青創科技支持計劃1人,具有博士學位26人,客座教授3人。專業建設有“濟南市優秀創新團隊” ,擁有激光技術與應用、光電檢測技術、光電材料與器件、信息光學與應用4個科研團隊。

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山東省高等學校青創科技支持計劃
夏偉教授 彭峰副教授
教學條件完善
擁有2200余件的教學科研設備,總值880多萬元,實驗室面積1800m2,擁有山東浪潮華光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6個校內外實習基地,建設有山東省工業技術研究院“半導體激光芯片協同創新中心”,為學生實踐教學提供堅實的校內校外保障。

浪潮華光濟南大學就業實習基地 專業實驗室超凈間
科研水平突出
先后承擔和參與國家“973”計劃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山東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20多項科研項目,經費總金額近1000萬元。承擔教育部產學研研究項目3項。近年來,在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和國際學術會議發表論文100多篇,獲得國家專利10余項。
學生全面發展
學生參加國家挑戰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山東省物理科技創新大賽、國家電子設計大賽等各類賽事,通過參賽方式鍛煉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近4年,本專業學生共參加各類競賽200余人次,獲得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資助,山東省物理科技創新大賽,電子設計大賽,國家數學建模競賽、山東省科技創新大賽等各類國家級、省級科創競賽和科創項目80余項,學生獲得專利授權10項,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學生在科學研究、創新實踐等多方面得到訓練,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和競爭能力。

學生參加科技創新大賽獲獎 學生獲得發明專利授權
3.核心課程:
光學、應用光學、電動力學、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光電檢測技術、激光原理與應用、光纖通信
4.就業前景:
“20世紀是電子的世紀,21世紀是光子的世紀”!光電信息技術是由光學、光電子、微電子等技術結合而成的多學科綜合技術。隨著光電信息技術產業的迅速發展,本專業從業人員和人才的社會需求量也急劇增加。
本專業學生就業率高,畢業后可從事光學工程、光通信、圖像與信息處理、光電測試、激光技術等領域的產品設計與制造、科技開發與應用、運行管理等工作。
近3年本專業考研率平均超過30%。學生可申請碩士研究生推薦免試資格。專業所在學院具有物理學學術碩士學位和電子信息類(光學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畢業生歷年被華中科技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各研究所等國內985或211高校院錄取。
5.優秀學子感言:

| 于浩海 1981年10月出生,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山東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德國“洪堡學者”。主要從事光電功能晶體、激光技術與器件以及晶體物理方面的研究,承擔或參與國家及省部級課題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項。 |
| 大學感言: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堅持自己的信念與夢想,砥礪前行! |

| 趙方 2017屆畢業生。山東省大學生自強之星,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校優秀學生干部等。 獲得國家研究生推薦免試資格,進入華中科技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碩博連讀后攻讀博士學位。
| 大學感言: 在濟南大學度過的四年大學生活是美好而豐富的,很幸運選擇了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遇到了那么多可愛的老師和同學們,他們的關心和幫助一直給我前進的力量。我希望帶著熱情和夢想繼續大踏步向前進! |

| 唐建鑫 2010屆畢業生,獲“大眾報業杯”山東高校十大優秀學生,山東省優秀學生干部等。考取中國海洋大學碩士研究生,現任煙臺市萊山區團委書記。
| 大學感言: 濟南大學不是流水線,也不是工廠。每一位濟大學生對于老師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一份杰作。人生的目標雖在遠方,但是人生的希望卻早已在母校萌生。綠葉情,學子心,校訓記心間,師恩永不忘。 |

| 劉昕昭 2012屆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現為武漢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 | 大學感言: 擁有夢想只是一種智力,實現夢想才是一種能力。濟南大學,我夢想開始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