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下午,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新能源系舉辦教學觀摩與課程分析研討活動。學院黨委書記鄭愛華老師及新能源系全體教師參加本次研討活動,能源系主任李曉老師主持活動。
教學觀摩活動特邀常年獲得濟南大學教學貢獻獎的劉曉靜老師講授《角動量守恒》。劉曉靜老師借助航天員王亞平在天宮一號演示陀螺在太空中的運動視頻引出角動量守恒的概念,詳細分析了角動量守恒的條件,用角動量守恒解釋了花樣滑冰、陀螺儀等生活中的物理現象。
活動還邀請優秀青年教師付飛飛、李飛對兩門專業核心課程展開分析。付飛飛老師從課程定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資源、學情分析、教學方法、學生考核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對《工程熱力學》進行了深入剖析,并創新地提出將培養學生的節能減排和環保意識作為一個教學目標以及說課法和視覺法等教學方法。李飛老師則從課程定位、課程屬性、教材分析、課程重難點、學情分析及教學評價等方面對《太陽能熱利用原理與技術》課程進行全面剖析,研討了該課程的教授思路及改革方向。
此外,為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切實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穿到教學全過程,李飛老師還介紹了新能源專業課程建設中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合。從課程思政建設的意義,思政的本質和核心,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異同,及課程思政建設案例等方面討論了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建設的思路和方法。
本次教學觀摩與課程分析的順利舉行,對激發教師精心鉆研課堂教學業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升課堂教學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有重要意義,能夠真正發揮優秀教師引領示范和“傳幫帶”作用。同時,通過本次研討會,在專業教育課中充分挖掘其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能夠為學生啟明心智,讓課堂主渠道功能實現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