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長江學者朱宗宏教授應邀做客“泉城大講堂”,作題為“聆聽時空的震顫——引力波”的科普報告會,全校數(shù)百名學生參加,報告由物理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院長王少清主持。
朱宗宏教授在報告中詳細講述了引力波的歷史及探測情況,以及LIGO首次發(fā)現(xiàn)引力波的過程。引力波最早由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提出,100年后終被“捕獲”,三位科學家因?qū)σΣㄓ^測的決定性貢獻斬獲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引力場變化導致時空曲率變化,向外傳播便形成引力波,它是物體加速運動時給宇宙時空帶來的擾動,猶如時空中的漣漪。引力波的首次發(fā)現(xiàn)將為人類社會帶來深遠意義。這一新發(fā)現(xiàn)讓我們詳細觀測到了其附近時空幾何的強烈彎曲和震蕩,讓現(xiàn)代物理學的根基更加堅實,也意味著科學家抓住了揭開宇宙奧秘的“鑰匙”,有助于人類了解宇宙的起源和運行機制。引力波是神秘的,它吸引了全世界科學家?guī)资耆缫蝗盏目嗫嘧穼ぃΣǜ浅錆M魅力的,它會激發(fā)著科研工作者孜孜探索、深入研究。
報告最后,朱宗宏教授與我院師生互動交流,就同學們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他的語言通俗易懂、深入淺出,使得晦澀的理論為大家所理解,他廣博的學識、獨到的見解給在場師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朱宗宏,北京師范大學天文系系主任、博士生導師,2000年10月-2001年3月為JSPS特別研究員。曾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國務(wù)院政府特殊津貼和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 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2008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009年入選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0-2016年擔任北京師范大學天文學系主任, 2013—2017任北京天文學會理事長,2013年起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天文學教學指導 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15年任國務(wù)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天文學科召集 人。主要研究領(lǐng)域:引力波天文學;引力透鏡、暗物質(zhì)與暗能量等宇宙學問題; 星系團的X射線觀測與理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