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一生,難免會經歷光芒照耀,經歷坎坷失敗,但是有熱愛和信念的人,才能抵住漫長的未來,唯有敢于追求的人,才能用信念、毅力、努力去克服重重困難,收獲自己的幸福。
譚鑫溢就是一個熱愛志愿事業的人,她說:“志愿服務已經成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青春是一段充滿愛的旅途,我也為能夠把我的愛奉獻給社會而慶幸?!?/span>
譚鑫溢,中共黨員,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能源1602班宣傳委員,曾任學院學生會副主席、志愿服務中心主任,以優異成績推免至大連理工大學,榮獲國家獎學金。大學四年來,累計志愿服務時長逾1500小時。
暖冬戰疫——與你共盼花開
突如其來的疫情宛如一場暴風雨,席卷了數以萬計的普通人。在這殘酷冰冷的現實之下,仍有些人,鉆木生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溫暖著這片大地。
“咚、咚、咚”,樓道里的敲門聲在這個冬天顯得有些刺耳,兩位戴著口罩的老人打開了房門,看到了放置在門外的果蔬油鹽等生活必需品,激動地向站在兩米外的帶著“疫情檢測志愿者”袖章的年輕人連連道謝。這位年輕人就是我院16級學生譚鑫溢。譚鑫溢同學說起那時的情景依然帶著些許感嘆:“新冠肺炎的爆發,讓大家停下了出門的腳步,村莊也進行了封閉式管理,外來人員不許入內。在如此緊急的時刻我希望也能盡一份力,發一份光,于是就報名參與了防疫工作?!?/span>
譚鑫溢并不是一個性格外向、善于表達的姑娘,就連她參與防疫,我們也是輾轉從她好友處得知,但是她始終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和一點一滴的行動詮釋黨員的初心,書寫團干部的責任,踐行志愿服務的精神。
在一次執勤過程中,一位女士站在檢測站點張望,但卻未見她的出入證,原來,她從外村來想給父母送一些生活必需品,但是按照規定外來人員不允許入村,考慮到老人出門不便,于是譚鑫溢同學就幫忙把物品送到了她的父母家。譚鑫溢同學說,“疫情期間,各項措施我們應該嚴格落實,但是有些時候我們應該有溫度地去做這些工作,所以我主動幫忙送物資。我想這大概就是,隔離病毒不隔離愛吧。”
“危難關頭,我不愿去做一名看客,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此時我更應該站出來,共同戰疫,與所有人一起共盼花開?!彼詫嵺`行動回報社會,用自己的力量溫暖他人,這個懷有熱愛的女孩,在這個冬日,就像一束陽光,給人溫暖又指引人們方向。
情系志愿——用愛貫徹青春
放棄很容易,但是堅持下來一定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年輕人總是讓人覺得做事三分鐘熱度,難以持久,但譚鑫溢在志愿服務的道路上,默默走了十年的時間。
法國作家杜伽爾說過:“生命是美好的,一切物質是美好的,智慧是美好的,愛是美好的。”多年來譚鑫溢一直用愛和真誠來溫暖社會,她的愿望就是做一名有溫度的志愿者。平時不喜歡夸夸其談的譚鑫溢回憶起自己志愿服務的經歷時就好像“話匣子”突然打開了,她說:“第一次參加志愿服務應該是在小學的植樹活動,那時在父母的鼓勵下,處于好奇和貪玩參與的,可是偏偏就是這樣一次嘗試,讓我對志愿服務產生了獨特的好感?!痹诳既霛洗髮W后,面對諸多可以選擇的社團和學生組織,她毫不猶豫地加入了物理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續寫她的志愿者之路。從一名埋頭苦干的干事到帶領青協出色完成各項志愿活動任務的部長,再到不斷開發新的志愿服務部基地、創新志愿服務方式的青年志愿者協會主席,一次次的志愿經歷讓她懂得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她說:“雖然三年來自己思考問題的角度有所變化,但是對待志愿服務和志愿者的心從未改變,我始終覺得青年志愿者協會做的更好是每個人心往一處使的結果?!辈还苁窃诎嗉壚?,還是在志愿服務隊伍中,她堅信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是志同道合的一群人共同為一個目標而努力,那便會有無窮無盡的力量。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譚鑫溢同學大學期間始終堅持公益勞動,并帶領著一群可愛的人在志愿服務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價值和意義,用愛心灌注社會,以實踐培育溫暖。在回憶起與同伴們一起做志愿的場景時,她說:“有一次我和青協的同學們一起去給敬老院的老人包餃子,那里的老人會激動地拉著我的手,笑得很開心,那種親切感如暖流一般涌進心頭?!敝T如此類的感動瞬間還有很多很多,譚鑫溢同學說起這些時嘴角不自覺便揚起一抹微笑。當談到志愿服務對她個人的影響時,她說:“當你第一次參加志愿活動時心中充滿的是好奇,對自己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可觀可感的收獲,但是堅持了這么多年后,這種自身對事、對物甚至對人生的認識上的改變還是很大的,它讓我的人生很充實?!?/span>
心懷壯志——攜夢可摘星辰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譚鑫溢同學在積極參加志愿服務的同時,始終牢記學習是學生的本職所在。對學習的熱愛和對志愿工作的熱衷成為她一路向前的動力。她閱讀各種書籍文獻,不斷拓寬視野和知識面,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各門功課,并成功保研。正如李嘉誠所說:“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彼非髩粝霑r眼中堅定的光,照亮了茫茫人海中漂泊不定的后來者。
疫情來得轟轟烈烈,這一次,習慣付出、樂于助人的譚鑫溢同學又一次毫不猶豫地站到了前面。積極參與家鄉防疫活動,檢測來往人員體溫,更將防疫知識裝訂成冊,免費發放,對此譚鑫溢同學說:“我只是盡一份力,這些不足為提。每天新聞上看到無數的‘逆行者’義無反顧,我都備受感動。在執勤期間,我也深刻體會到了抗疫工作的不易,我只是在做一名普通志愿者應該做的事情”。
的確,疫情令人失去了太多面對面的交流機會,漫長的隔離中,人會有孤島一般的感覺,但像譚鑫溢這樣的志愿者們正像在孤島間奮力劃船,開始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救援。她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與點點滴滴的努力詮釋她的的初心與責任。
在自己追逐夢想的路上,譚鑫溢同學不僅得到了推免至大連理工大學和榮獲國家獎學金的機會,同時也在一直幫助身邊的人,身邊同學遇到難題或不理解的知識時總會愛去找她,她也會告訴同班同學們她的“學習秘籍”,而對學弟學妹們,她更是毫不吝嗇地分享她的學習方法,大學感悟,將志愿精神踐行到平日里的點點滴滴。
譚鑫溢同學在對自己未來的期望中表示:“希望可以繼續在志愿服務的路上走下去,不斷充實自我,提高自我,從而可以為社會做更多的貢獻,擔負起更大的社會責任。” 同時也對學弟學妹們表達了期許:希望學弟學妹們可以在大學這個大環境中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并堅持下去。不畏坎坷與失敗,一路前行一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