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于6月5日前往山東省科技館,在科技館四樓的“創(chuàng)客空間”教室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堂主題為“水的表面張力”的課程。
6月5日,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志愿者在趙梓研同學的帶領下來到山東省科技館開展活動。在活動中,志愿者從身邊普通的現(xiàn)象如鐵質回形針能身輕如燕漂浮在水面上;大自然中有許多小昆蟲能停留在水面上爬行,卻不會沉到水底;吹的泡泡是球形的等現(xiàn)象入手。提出“這些日常現(xiàn)象是什么原理?”的問題,從而引出本次實驗主題“水的表面張力”。活動中,志愿者帶領參與者進行有趣的實驗,在一杯裝滿水的玻璃杯中放入硬幣,隨著硬幣一枚枚的放入杯中,水面不斷的凸出,但水并沒有流出來。志愿者又單獨拿一個硬幣,往硬幣上面滴水,隨著水滴不斷的滴下,硬幣上面的水也不斷的往上凸出,最終形成一個凸起的水面。隨后志愿者從分子間作用力的角度上向參與者解釋這種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有趣的小實驗結合志愿者們深入淺出的解釋,極大的滿足了參與者的求知欲,讓參與者得以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到有關水的表面張力知識。
通過這次實驗經(jīng)歷,讓志愿者們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專業(yè)優(yōu)勢,也讓志愿者們增強了服務社會的意識。不少活動參與者表示,志愿者們的講解條理清晰、通俗易懂能讓他們有不少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