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進一步加深小朋友們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激發其探究科學的興趣,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成立“少兒科普服務與指導實踐團”,利用暑假期間在線上開展了志愿服務活動。少兒科普服務與指導實踐團隊于8月20日順利完成實踐成果,并以視頻和實踐報告的形式呈現。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少兒科普服務與指導實踐團”共包含三個實踐項目,分別為小物實驗室、小物說和小物科普劇。其中,小物實驗室在寒假期間就已上線,通過簡單有趣的實驗科普物理知識,贏得了較好的反響。本次實踐活動中,小物實驗室在微信公眾號“濟大物院之聲”重新回歸,發布流體的秘密、變圓的棉線等6篇小實驗;小物說、小物科普劇在抖音平臺上線,小物說主打成人科普視頻,以理工科的思維講解時事熱點;小物科普劇以情景劇的形式,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講述了非牛頓流體、丁達爾效應等有趣的物理知識。團隊成員發揮專業優勢,以認真負責的態度進行志愿服務,為社會帶來兼具專業性與趣味性的物理科普。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少兒科普志愿實踐活動不僅激發了小朋友們對于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和探究物理世界的好奇心,拓寬了他們的視野,同時也讓志愿者們提高了自己的講課能力,使志愿者對于專業知識更加靈活的運用。
本次實踐活動的開展不僅是溝通青年志愿者與小朋友們的橋梁,也是青年科普志愿者發揮聰明才智、實現自我價值的媒介。志愿者們通過服務活動體現了無私奉獻、互助互學、共同進步的青春精神,營造了全社會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貢獻了青春陽光的正能量。未來物理學院少兒科普志愿服務團隊也會繼續傳承志愿服務精神,努力用專業知識,奉獻青春能量,擔當青春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