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疫情對線下課堂教學的巨大阻礙,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的老師們提前結束假期,主動應對。為切實貫徹“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迅速完成從“線下”到“線上”的教學轉變,老師們爭分奪秒地投入到線上教學的準備工作中。在線上教學中,老師們盡最大努力保質保量完成教學任務,同時針對課程內容融入思政元素,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實現課程思政與專業育人同向同行。
《工程熱力學》是物理學院新能源專業大二下學期的一門課程,是后續專業課程的先修基礎課。任課教師付飛飛是新能源系的一位普通教師,為準備好線上授課,做了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在愛課程、中國大學MOOC等國家精品在線課程平臺上學習優秀教師的線上授課方式,通過在線教學直播培訓系列課程,學習掌握超星、雨課堂等線上教學平臺的使用方法。對比了各個平臺的優缺點之后,她采用“超星(課前)+QQ群(課上)+超星(課下)”相結合的方式。無論線上或線下授課,看重的都是教學質量。教學平臺只是提供了便利的學習環境,要保證教學質量她認為還要依靠合理的教學設計。為此,她制作了詳細的教學設計,具體到學生教師活動、授課內容、重點難點以及語音視頻等的操作注意事項等,同時加入課程思政環節,將工程熱力學與鴉片戰爭相聯系,引出“科技強國助力中國夢”,培養學生科技創新意識及樹立科技強國的情懷。
課前:通過QQ發布公告,規定上課紀律;利用愛課程、智慧樹等精品課程資源制作視頻片段,布置課前學習任務,在超星平臺和QQ群中同時發布;學生瀏覽完成課前學習任務及預習報告;批閱學生預習報告,發現問題,準備課上講課的重點及難點,有的放矢。
課上:利用QQ群視頻、通話及屏幕分享等功能,并依照教學設計內容依次進行各個環節。在講課內容中注入課程思政元素,通過將工程熱力學與鴉片戰爭相聯系,引出“科技強國助力中國夢”,提高學生對課程的重視程度,培養學生科技創新意識及樹立科技強國的情懷。注重提問、討論等互動過程,及時獲取學生的學習情況。課程快結束時,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反饋學習體驗。
課下:在超星平臺上發布本次課錄制的課堂教學視,并發布作業,督促學生按時完成。
因為制定了詳細的教學設計,即便是第一次線上教學,講課過程還是井然有序的進行下來,學生反映良好,同時也給出了改善意見。她自己也總結到:合理的課程設計可以保障課程順利進行,上課期間按照課程設計的環節依次進行,不慌亂。QQ群提問互動非常必要,一方面調節課堂節奏,另一方面督促學生認真聽課集中注意力。不足之處:板書受限制,不能監督到每一位學生。另外,不要依賴于一個平臺,要做好備選,做到優勢互補。
課程還將繼續,教學方法也將不斷改善。這次疫情讓老師和同學們更加珍惜平靜美好的生活,共同努力渡過難關,期待開學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