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24日正式開展“停課不停學”師生在線上課以來,師生們積極適應線上教學方式,共同努力打造出合適又高效的線上課堂。線上教學的新形式層出不窮,平臺也多種多樣,然而“寬敞的教室、威嚴的講臺、寫滿板書的黑板”卻是線上教學不可復制的存在。
無論是在PPT上用鼠標寫寫畫畫,又或是教師們為同學們直播時在自備白板上寫字,都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問題:字跡扭曲、寫字緩慢,畫面延遲、聲音與寫字不同步等等。特別是理工科教學中的公式推導,讓老師們尤為頭疼。
然而在此時,我院的宋玉坤老師另辟蹊徑,他回歸傳統,用最常見的紙和筆,在直播課里打造了一個輕巧好用的“大黑板”。
宋玉坤老師教授的是《理論力學》,可能有的同學知道,這門課程是物理學的“四大力學”之一,課程內容涉及非常多的公式推導和解析計算。教室里面對面教授都覺得太難了,聽不懂。更何況現在進行的是在線教學,更是馬虎不得。若是沒有好的在線教學模式,這門課的教學效果會非常差。宋老師在經過多次嘗試,最后找到了現在的這種"課件+手寫公式“的教學方式。
當問起宋玉坤老師為什么會在線上授課依舊采用紙和筆時,他說:“這門課本身就比較難,為了達到線上教學最好的效果,還原上課的場景,我嘗試了很多種方法,最后發現這種課件與手寫公式相融合的辦法有助于給學生一個很好地沉浸式課堂體驗,傳統的紙和筆,不失為一個解決線上教學的錦囊妙計。”

在線授課






此外,宋玉坤老師還給我們詳細介紹了分享區域的方法。他將直播課程錄下來,上傳到公共視頻網站上,同學們只要有一臺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觀看課程回放。通過合理的電腦桌面布局,這位老師可以看到同學們在直播間里的實時互動,根據大家在講課過程中的反饋及時做出解答和糾正。這是一次現代網絡技術與老式教學方法的完美結合,也是一位教師的紙筆情懷,宋玉坤老師也鼓勵所有老師和學生們,“盡管現在的網絡教學并不能完全滿足我們的需求,但回首過往,比起抗戰時期西南聯大,我們坐擁的是更好的資源,我們也應當利用這么好的資源,去教課、學習,戰勝當前的困難。”
宋玉坤老師也說道:在授課過程中,我發現這種方式某種程度上甚至比平時的普通課堂效果更好。首先,教師和老學生的距離從兩米以上的社交距離,縮短到不到一米的距離,老師的一舉一動學生看的更清楚,有一種手把手的教授學生的感覺,類似于以前的師傅帶徒弟學手藝。我相信這對于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是很有幫助的。其次是我們將授課錄屏上傳到公共網站上,課上聽不懂的可以課后對相關片段反復聽,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避免平時授課“水過地皮濕”或者因為走神或晚睡導致的措施知識點的問題。
宋玉坤老師的這一教學方法也得到了教師發展中心的認可,并作為優秀教學案例在教學過程中推廣。在這個“停課不停學”的特殊時期,教師們紛紛積極學習網絡技術,爭取為學生們帶來最方便、最舒適的教學環境。他們沒有了三尺講臺,卻依然有三寸之筆,依然懷揣著對教育的信念,在這春暖花開的時節,為桃李描繪著最美的新芽,共同期盼相見的一天。